<ol id="tt3pb"><th id="tt3pb"><p id="tt3pb"></p></th></ol>

        <font id="tt3pb"><th id="tt3pb"></th></font><ol id="tt3pb"></ol>

        <ol id="tt3pb"></ol>
        <menuitem id="tt3pb"></menuitem>
        <menuitem id="tt3pb"><p id="tt3pb"><var id="tt3pb"></var></p></menuitem>

        <ol id="tt3pb"><th id="tt3pb"><p id="tt3pb"></p></th></ol>
        <menuitem id="tt3pb"><p id="tt3pb"><var id="tt3pb"></var></p></menuitem>

          <ol id="tt3pb"></ol>
          重要提示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市政公用

          順勢而為 破局就業難題|“中裝杯”9日共議數字設計產教融合

          來源:中國智能建筑協會

            中 國 大 學 生

            繼2022年中國高校畢業生規模首次突破千萬大關

            2023年中國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將再創新高

            就業形勢之危 間不容發

            1.jpg

            2023建筑裝飾數字設計產教融合高質量發展論壇4月9日下午在第58·59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競賽專區會議室舉辦

            國家一級行業協會,建筑裝飾行業唯一的全國性法人社團——中國建筑裝飾協會

            中國建筑裝飾行業首家上市公司,連續20年位列中國建筑裝飾企業數據統計第一名的建筑裝飾企業——金螳螂

            在數字建筑領域有核心科技的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旨在自主研發,打通BIM的全生命周期的壹仟零壹藝網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清華大學、中央美術學院、同濟大學、四川美院、重慶大學、安徽大學等百余所高校代表

            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

            4月9日 重慶

            共◆同◆破◆局

            向陽而生|與風同行

            數字設計產教融合高質量發展論壇

            于高山之巔,方見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覺長風浩蕩。2023建筑裝飾的風,當是數字設計。

            2月2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數字中國建設成為國家的頂層設計。數字化和工業化融合發展,是建筑裝飾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高校作為裝飾行業人才培養及輸送的搖籃,培養具有數字裝飾應用能力的裝飾新型人才必要且緊迫。

            為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提高建筑裝飾人才培養質量,探索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育人模式,促進學生優質就業,2023年4月9日下午,在重慶召開的第58·59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上,中國建筑裝飾協會、重慶市建筑裝飾協會領導,近百所高校環境設計及相關專業負責人、產業鏈企業相關負責人約300人齊聚2023建筑裝飾數字設計產教融合高質量發展論壇,共同構建產業與人才培養高質量發展的新格局。

            2.jpg

            2023建筑裝飾數字設計產教融合高質量發展論壇與會嘉賓合影

            聚力而為|眾行致遠

            協會、高校、企業、產業學院

            科技賦能設計教學變革,“數字”時代如何開展以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為主要特征的教學創新,已然成為新的時代命題。數字設計教學是各高校教育變革的必由之路,也是人才發展的新賽道。在數字化時代下,如何發揮高校的獨特優勢,探索出先進的經驗與做法,還需要各方將共識付諸行動,合力促進人才發展。無論是協會還是個體,不管是高校還是企業,自當承擔起為眾人抱薪、為學子謀福利、為未來開路的角色。

          PART.01協會篇

            3.jpg

            劉曉一: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名譽會長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名譽會長劉曉一出席了會議,護航高校環境設計學子行業發展之路。

            劉曉一:首先我代表中國建筑裝飾協會,非常感謝大家來到重慶高博會現場參加今天的活動,更要感謝大家多年來一如既往的對“中裝杯”全國大學生環境設計大賽的關心支持。

            建筑裝飾行業的數字化實際上就是用數字技術來改造我們傳統的建筑設計、施工模式,設計、施工流程,來豐富它的表現手法和空間內容,從而提升設計、施工的效率和品質。建筑數字化,尤其是建筑數字化與工業化的融合發展,一定會對產業帶來革命性的變化,是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核心引擎,將為產業的發展創造新的格局。

            在國家大力提倡數字中國建設、技能強國戰略背景下,我會致力推動建筑裝飾行業數字化建設,在促進建筑裝飾行業數字設計的規范化、協同化等領域取得了巨大成績,引領建筑裝飾產業升級與數字技術融合創新。建筑裝飾數字設計專業能力建設是一個有著巨大潛力的新課題,需要全行業的參與以及全社會的關心與支持,尤其需要的是數字化人才的梯隊建設,高校作為裝飾行業人才培養及輸送的搖籃,因此培養具有數字裝飾應用能力的裝飾新型人才必要且緊迫。

            我們今天召開這次會議,希望行業的優勢企業、數字化設計軟件企業、環境設計相關專業的高校師生們集思廣義,探索數字設計產教融合的有效方法,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為國家數字化發展貢獻中國建筑裝飾的產業力量。

            最后,希望大家繼續支持、參與第九屆“中裝杯”全國大學生環境設計大賽,預祝大家取得好成績。

            4.jpg

            劉冰野:重慶市建筑裝飾協會會長

            重慶是第一批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在信息化建設方面一直走在前列。重慶市建筑裝飾協會會長劉冰野先生出席活動并致辭。

            劉冰野:重慶是第一批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信息化建設一直走在前列。重慶裝協響應重慶市政府“加強數字經濟合作,以智能化應用為重點,促進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要求,將數字化作為引領會員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積級組織,共同推動重慶建筑裝飾行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為重慶市建筑裝飾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幫助和指引。

            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離不開高校的人才培養與輸送,離不開高??蒲谐晒霓D化,所以,今天這個論壇,組織行業專家、優勢裝飾企業、數字設計軟件平臺型企業和高校師生們一起探討數字設計產教融合,正逢其時,一定能為建筑裝飾行業的數字化提供可借鑒的實踐經驗和有益的理論武器。

            重慶裝協也愿意促進重慶的建筑裝飾企業與重慶以及全國高校達成校企共建、科研成果轉化,實習、實訓、就業等合作與服務,促進校企合作、產教融合,促進重慶市建筑裝飾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5.jpg

            朱時均:中裝協學術與教育專業委員會秘書長

            產業研究專家、中裝協學術與教育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朱時均分享《產教融合 培養數字化人才》主題演講。

            朱時均先生主要介紹了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對于推進產教融合,培養高素質人才的一些思考和舉措。他認為建筑裝飾產業依然是一個基業常青的產業,建筑工業化和建筑數字化的融合發展是不可抵擋的必然趨勢。建筑裝飾產業的升級和持續發展,需要大量高素質的新型人才。而高校普遍面臨學生就業渠道簡單,就業質量欠佳的問題,高校的課程體系與產業實際經營需要的人才之間尚有差距。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作為建筑裝飾行業唯一的全國性法人社團、國家一級行業協會,為了促進產業與教育的深度融合,為建筑裝飾產業的發展輸送高素質的人才,做了大量的工作。經過近10年的摸索,已經初步建成了面向高校環境設計專業教學服務的體系。

            第一,陣容強大的師資隊伍。

            一線的設計師,他們不僅具有深厚的學養,也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良好的溝通能力。

            為推動高校建筑類專業的信息化改革與專業建設,探索和創新符合行業發展及市場需求的人才培養模式,中國建筑裝飾協會聯合教育主管部門、業內領軍企業,開辦各類師資培訓課程,提升高校教師職業技能,為行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提供更好的師資力量。

            第二,貼近產業前沿的課程體系。

            2015年開始中國建筑裝飾協會聯合鄭州輕工業學院、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和深圳洪濤建筑裝飾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建峰建設集團進行了多次“名師講堂+企業實訓”的創新課程教學。

            2015年開始中裝協攜手鄭州輕工業學院藝術設計學院、鄭州西亞斯學院、中央民族大學開展環境設計專業的WORKSHOP工作營活動,以設計實踐為主,導師帶領學生進行研究和設計,旨在進一步加強“產學研交流”。2012年-2022年,中國建筑裝飾協會連續八年主辦面向全國在校環境設計類專業學生的公益性大賽——“中裝杯”全國大學生環境設計大賽,八屆大賽共覆蓋院校1000余所,逾七萬名學生參與。第九屆“中裝杯”全國大學生環境設計大賽目前正在作品征集中。

            第三,名師指導下的實習實訓。

            第四,逐漸完善的職業技能認證體系。

            第五,知名企業的就業機會。

            我們動員、調配全行業的資源,為環境設計專業的學生提供知名企業的就業。

            此外,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學術與教育專業委員會近期正在聯合知名建筑裝飾公司、數字開發公司著力推進數字化設計產業園(孵化器)創建計劃、建筑數字化現場工程師培養計劃,建立數字化設計產業園——全國大學生數字設計創業創新基地(多點實施、全國聯動)。目標是3年時間,創建3-5個數字化數字化產業園(孵化器)。

            (1)導入和扶持10家數字技術開發與服務企業

            (2)導入和孵化100家數字化設計企業

            (3)與100所高校合作,創辦學生數字設計創實習實訓基地

            (4)與龍頭1家龍頭企業和1所高校合作,創辦1所數字化設計產業學院

            (5)創建1個數字化設計產業鏈協同平臺


            PART.02 企業篇

            6.jpg

            盧野:金螳螂十分院 院長

            “金螳螂”是全球化的建筑裝飾企業集團,是中國建筑裝飾第一品牌,是綠色、環保、健康的公共與家居裝飾產業的領導者。金螳螂十分院院長盧野帶來了《企業需要什么樣的高校畢業生》的分享。

            盧野院長重點介紹了金螳螂深化設計條線人才需求的相關情況,深化設計師一直零距離接觸施工項目的整個生命周期,了解并精通各種施工工藝的實施過程。所以,深化設計師是橫跨多專業領域基礎知識,尤其是在設計方案審美和施工工藝落地之間起到重要作用的特殊崗位。故而,深化設計工作是設計和施工之間的重要紐帶,是平衡設計理念和施工工藝落地的重要環節。

            深化設計師要求:

            工作態度要求:責任、團隊、細致、目標;

            軟件能力要求:CAD、Sketchup、BIM相關軟件等;

            專業技能要求:效果把控能力、施工工藝常識、材料認知能力、崗位認知能力;

            個人素質要求:學習提升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執行閉環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抗壓適應能力、總結分享能力。

            7.jpg

            郭建齊: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數字教育BU渠道管理中心副總監

            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數字教育BU渠道管理中心副總監郭建齊圍繞《數字裝飾策劃未來》的主題和現場師生展開交流。

            郭建齊介紹說,廣聯達以BIM、虛擬仿真、虛擬現實技術為支撐,結合專業核心課程的實訓/實踐環節,提升學生對三維空間的感知,運用數字化技術開展創新設計實踐,針對室內空間設計-裝飾工程施工-裝飾工程概預算課程進行一體化設計,使學生具備設計能力的同時具備成本意識和施工指導、基礎管理能力。

            廣聯達數字教育整合產業資源,依托產業政策、行業標準,圍繞建設者全職業生命周期,鏈接高等院校、建筑企業、行業人才等多方,為高等院校提供人才培養解決方案、為建筑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人才升級解決方案、為高校學生及從業人員提供崗位技能鑒定及就業支持,打造“數字建筑人才供應鏈平臺”、“建筑人才一體化終身學習平臺”,實現全供應鏈數字建筑人才培養,為產業輸送高質量數字建筑人才,助力轉型升級。

            8.jpg

            劉華輝:教育部1+X 建筑裝飾裝修數字化設計評價組織壹仟零壹藝網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副總裁

            壹仟零壹藝網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副總裁劉華輝發表了主題為《建筑裝飾數字化設計實踐與教學》的演講,他表示,中國建筑業數字化市場規模足夠大、價值洼地足夠深,建筑業數智化重構的時代已全面到來?;贐IM+AIoT,建筑業數字化雙全解決方案,產教融合建設的內容是平臺驅動、產教融合、科創融匯、校企共建三大高地,其中,產教融合云平臺(教學平臺、實踐平臺、服務平臺)+ 服務(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社會服務);教育云平臺建設思路是數字化+專業,對外是教學成果與市場聯通,對內是管理模式與企業接軌。

            上海工美職業學院共建“專精特新”產業學院,明確一個專業定位:城市更新 —— 數智化,藝術化,以人為本的智慧城市;推進二個方向落地:產教融合、科技創新;深化三教改革:教師、教材、教法;堅持四個導向:政策導向、市場剛需導向、教育改革導向、專業變革導向;落實五抓一服:抓專業、抓課程、抓教師、抓實踐、抓創新、服務高素質高質量應用型人才培養。

            PART.03高校篇

            以數字化構建高等教育新形態是時代的重大命題,也是學校的使命擔當。14位高校教師代表圍繞如何應對數字化轉型,如何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教育,如何培養符合數字化時代需求的人才等方面的議題分享了他們的實踐歷程和思考。

            9.jpg

            01龍國躍 四川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龍國躍:四川大學錦江學院為提升建筑裝飾數字設計教學,高標準建成并投入使用了多屏互動教室、多視窗互動教室、遠程同步教室、精品錄播教室等系列數字化智慧教室,多次開展智慧課堂主題培訓、數字教學創新工作坊,舉辦數字化智慧課堂教學應用大賽,推動基于智慧教室的課堂教學革命,加快課堂教學數字化轉型。

            四川大學錦江學院藝術學院已與中鐵二局集團建筑公司、四川華西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成都建工裝飾裝修有限公司、成都恒基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名仕伯爵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等五家知名裝飾設計施工企業合作開展“教學實訓研習營”,旨在搭建校企合作平臺,讓學生在企業學習實踐中提升建筑裝飾數字設計能力。這是高校利用自身科研創新優勢全方位服務于社會的數字設計教學模式。

            10.jpg

            02吳懿 重慶工商職業學院建筑設計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吳懿:建筑室內設計專業圍繞服務成渝雙城經濟圈等國家戰略,對接數字化裝飾行業和區域產業鏈發展趨勢和崗位需求,形成“產業學院+技能大師工作室+學生雙創空間”的德技并修,一專多能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模式,開展1+X書證融通,進行差異化教學、分類分層次人才培養,打造數智建造高水平專業化產教融合服務高地。

           11.jpg

            03謝亮 安徽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

            謝亮:安徽大學藝術學院藝術設計專業以解決復雜設計問題為突破口,提出了價值引領-文化支撐-藝科交叉的時代“新藝匠”育人理念,開創了具有家國情懷、工匠精神、跨學科融合創新力的藝術設計類人才培養路徑?;诋斚陆逃母镄滦蝿?,結合自身辦學條件和所處的區域環境,制定了相應的人才培養策略:依托安徽大學“雙一流”高校辦學優勢,發揮文理交融、學科交叉、創新驅動作用,面向國家創新驅動發展、長三角經濟一體化等國家戰略,強調設計辦學面向國家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踐行“新文科”建設理念,大力推進產教融合、數字賦能、協同育人,培養產業、行業和企業急需的涵養型、創新型、復合型高級設計人才。

            本次數字設計產教融合高質量發展論壇為深入推進校校、校企、校協合作發展提供了良好契機,建議中國建筑裝飾協會今后加大與設計院校、數字創意企業緊密合作,共建數字設計產業聯盟,打造數字設計專家庫和“雙師”團隊,共建共享教學標準與資源、人才培養實訓基地等,通過舉辦一系列的競賽、展覽、論壇、訓練營等,全面推進校、企、協深度合作。

            12.jpg

            04陳淑飛 山東建筑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

            陳淑飛:當下環境設計教學和研究的本體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已經不單是一個物質性的客觀空間,變成了虛擬和現實交叉混合的復合空間。這個空間具有流動性的特征,流動的空間打破了地方的隔閡,全球與地方虛擬現實的界限會變得模糊,我們當下的人居環境也會具有這些表征。新時代環境設計的教學,我認為需要進行認真的分析研究,需要進行相應的轉化和升級。數字時代的設計,我們不管是從設計工具、設計方式和設計流程都發生了顛覆性的改變。那么設計的教學我們也同樣進行應變,山東建筑大學藝術學院主要進行了三個方面的探索:一個是教學觀念的升級,就是關注、重視和實施設計思維4.0的教育。二是實踐平臺的創新,建設了數字藝術與設計智造山東省高校新文科實驗室。三是培養基地的建設,2018年與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共建中國建筑裝飾行業BIM人才培養基地。

           13.jpg

            05張睿豐 遼寧工業大學文化傳媒與藝術設計學院副院長

            張睿豐:遼寧工業大學是一個以工科為主的應用型綜合類大學,我們培養的學生是以應用型人才為主。

            我們學院與上海海鷗照相機有限公司合作校企合作實驗室-3D數據工程中心,實驗室的3D數據采集技術幫助我們完成對傳統建筑文化遺產的數字化保護及設計應用課題。把一些古建筑的3D數據及外觀顏色的數字化信息進行收集整理的保護,進而利用這些我們整理出的元素,進行現代文旅空間的設計應用。我們已經做了包頭西口美食老街,錦州滿族刺繡文化館建筑裝飾設計,遼陽市汗墓文化主題公園,錦州市古塔公園遼代特色街區建筑立面裝飾設計等項目。

            未來,遼寧工業大學將與企業不斷加強合作的深度和廣度,拓展合作的領域和層次,在校企雙方的緊密協作與共同努力下,積極探索校企合作,聯合培養創新型、應用型人才模式,強化校企實踐教學環節,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踐實習條件和質量,并增強學生的創新與實踐能力,構建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

            14.jpg

            06蔣維樂 西安交通大學藝術系系主任

            蔣維樂:西安交通大學環境設計專業這些年在數字化這塊取得了一些自己的特色和特點。比如,最近在教育部的產學融合校外協同項目這塊取得了很好的成績。與此同時,在線上線下辦展方面經驗豐富,跟校外科技企業合作,把線下展和線上展結合起來,同時與本校教育基金會相結合,深挖校友資源,設立專項基金,將設計展的作品與NFT及數字版權區塊鏈相結合,進行系列的聯動,將文化傳播、系所發展與產教融合結合到一起。

            西安交通大學文化遺產保護現代技術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學藝術系海外瀕危文物修復與保護團隊與芝加哥大學合作,將流失在海外的如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和納爾遜藝術博物館的文物數字信息掃回來后進行數字化修復。例如這次央視十套播出的節目,正是洛陽龍門石窟當年被拿出去的著名北魏石刻《皇后禮佛圖》的原始資料,我們結合洛陽龍門石窟研究院的合作與幫助進行了數字回魂和數字復原。這項工作得到了國家文物局的重要認可。去年我與西安交通大學設計學院院長楊樹明教授,聯合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的教授一起申報了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項目,其內容也是人工智能與鄉村振興相結合的研究,這既是我們的想法也是意方的考慮,所以數字化的時代對全世界來說都是挑戰與機遇,更是未來西安交通大學環境設計專業發展的重要方向與著力點。

            15.jpg

            07趙琳 燕山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副院長

            趙琳:對于設計師來說,數字技術的應用實際上就是對于工具的一個掌握,那么對高校的老師來講,數字的教學也是改變我們的口傳心授的傳統教學方式的一種新的模式和方法。從傳統的軟件教學到BIM技術的應用,再到虛擬仿真課程的開發,到一流課程群的建設,燕山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始終秉承著這樣的案例式教學CDIO模式開展教學研究。設計本身就是為未來而做的工作,所以持續創新是我們必須具備的能力,數字化技術的應用,正是我們持續學習的方法之一。

            雖然今天有許多人ChatGPT心存恐懼,但我相信教學和設計一樣,主體都是以人為本,都是人和人之間的溝通,那么只有人和人之間才會產生感情,有情感的設計才是好設計,有溫度的教學才能培養出優秀的人才。所以教學不是單純的工作,而是為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的這樣一個導向。對于高校而言,校企的合作共建融合,正是更好的去配置自己教學資源的最佳方案,對企業而言,也是培養未來應用人才,培育未來的潛在市場,共同合作研發共有的一個途徑。

            16.jpg

            08夏青 重慶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元宇宙研究中心副主任

            夏青:《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我們一直都在嘗試,這方面互聯網大廠做的比較成熟,比如去年我們和騰訊簽訂了《面向XR的虛擬場景設計課程建設》,就是為了整合騰訊的技術平臺,探索產教融合發展之路。為此,我們專門在研究生的課程中創設了一門《虛擬場景設計》,并成立了藝術學院元宇宙研究中心。

            今年我們還與阿里巴巴合作,籌辦2023年高校元宇宙畢業設計展。我們集中力量投資這些數字設計前沿,并與互聯網大廠密切合作,就是為了高度關注數字技術發展對行業產生的影響,從學院內部及時做出應對與調整。

            17.jpg

            09陳利偉 河北美術學院建筑與藝術設計學院教學副院長

            陳利偉:河北美術學院是經教育部批準設立的應用型本科藝術院校,也是河北省唯一一所美術類高校,2016年批準設立碩士點建設單位,擁有兩個國家一流專業,在校生24000余人,建筑與藝術設計學院在校生3900余人。學院聚焦生態發展,關注社會需求,產學研相結合,提升人文素養、專業知識,強化實踐教學,主動適應區域的經濟發展。

            在實踐教學方面以校內實訓校外實踐和企業實習為主。這幾年,關于產業融合,不遺余力的在做一些工作,比如我們跟中國建筑裝飾協會簽署的美麗鄉村規劃設計研究所,與行業協會,高校相關企事業單位進行資源的互補;攜手居然之家打造實踐教學平臺,與韓國湖南大學風景園林專業共同開設國際班,在師資共建上取得優異成績。

            對于未來的建設,河北美術學院有幾個方向:第一,響應教育部未來技術學院、現代產業學院、特色專業學院建設與申報,目前我們已經完成了現代產業學院申報?,F正在積極籌建未來技術學院,這就需要高精尖企業共建進行一定的深度合作。第二,與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在BIM技術方面有相應層次的合作,重點發展建筑學專業,數字設計教育轉型。

            18.jpg

            10劉一凡 南京藝術學院高等教育學院環境設計系系主任

            劉一凡:本次論壇的主題是“高校數字化教學的實踐與思考”,南京藝術學院在國內算是比較早開展數字參數化教學的院校,得益于學校設計學科前沿實驗數字化教學探索所積累的經驗,高等職業教育學院在2018年的時候,借助全校教學大綱調整改革的機會,對環境設計專業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進行了優化調整,其中就包括增設了兩門課程——參數化設計和環境數字化設計。優化升級了兩門課程——環境手繪設計和景觀專業課程。包括手繪,我們要求學生必須要有一個后期跟數字化軟件輔助設計相結合的過程,而不單是傳統手工繪制表現,在專業課程方面在學院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我們進行了專業實驗室升級建設,組建了專業化數字化實訓工廠,包括數字化圖形工作站、數字化全地形測量設備,包括采購一批全站儀、水平儀,包括無人機測量設備,提升學生專業課前期場地地形數據采集方面的能力,對于課程前期地形的數據的采集,基本做到了全流程的全域數據采集。以上是我們在數字化方面的一些實踐。

            接下來是一些思考,我覺得人工智能/AI時代已經到來了, chatGPT 現在已經橫空出世,它對于我們今后的學習生活,專業可能是一種顛覆式的變革,作為高校教師我們應該是抱著一種學習和開放的態度去積極的擁抱和應對。我們要好好思考如何面對這種數字化浪潮時代的到來?思考怎么去培養未來時代的學生?怎么去跟未來社會所要的人才培養模式對接。

            19.jpg

            11玉潘亮 廣西藝術學院建筑藝術學院教授 博士

            玉潘亮:廣西藝術學院建筑藝術學院非常重視數字教育,在長期的專業教學中,在數字化設計教學方面還是有困難。首先是設計全過程的數字化,從設計前期的三維激光掃描與航測,到中期的BIM數字化設計,到后期的虛擬仿真展示。需要涉及的相關軟件非常多,在教學過程中出現過不同專業學生喜歡用不同的BIM軟件去完成設計,接口和模型的格式更是五花八門。有部分軟件的使用費用非常高并且沒有教育版可供使用,導致在推行BIM教育標準化、協同化方面遇到瓶頸,從而影響了數字化設計在教學中的推廣進度。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作為行業的重要平臺,希望能夠協調軟件公司、高校制定相關標準,以便于推進各高校的數字化教學,為高校的人才培養提供指導性的意見。

            20.jpg

            12劉鵬 重慶城市科技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副教授

            劉鵬:重慶城市科技學院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創新,對內持續優化探索數字化教學,“理”、“虛”、“實”一體化設計教學模式;對外增進與行業企業交流,引入行業新技術,校企合作共建虛擬仿真教學實訓平臺與基地,依托平臺與基地,培養符合行業數字化變革需求的新形態人才。

            從2018年開始,重慶城市科技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與光輝城市,酷家樂、生活家、愛奇藝等優質企業在虛擬仿真平臺搭建、人才培育模式等方面展開了教為豐富的數字化教學模式探索和實踐。

            在教學模式上,重慶城市科技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實現了教學分層多樣化,利VR/AR等新技術突破了空間限制;在教學資源上,實現了平臺化+數字化,讓資源獲取渠道多元、便捷;在人才培養上,能以信息化教學數據為支撐,為設計教學提效。重慶城市科技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投入較大資金建設了實訓空間與人文交融的虛擬仿真基地—VR中心,實現共建共享物理條件、空間條件、實踐條件,實現多場景覆蓋,實現教學流程的數字化呈現。

            經過四年多的校企合作,重慶城市科技學院藝術與傳媒學院立足于虛擬仿真數字化教學綜合研創平臺(平臺+基地),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完成了課程改革與課程內容創新,在基礎課程的創新教學上也做了諸多探索,教學各環節都更加注重項目實訓、服務社會、展賽促教的緊密鏈接。

            21.jpg

            13廖夏妍 樂山師范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副教授

            廖夏妍:樂山師范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近兩年在數字設計教學領域做出以下實踐和嘗試:

            一、以賽促教,提升教學質量。積極創造各種條件,促進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成長。

            二、以質量工程為抓手,促進專業建設。抓一流專業、一流課程建設,抓教學研究、教學改革,抓團隊建設、促師資發展,抓實踐基地建設,促應用型人才培養。

            樂山師范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的“圖像處理技術”獲批國家級一流課程,“手工印染”獲批四川省一流課程。學院還積極拓展學生校外實踐基地,在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響下,克服重重困難,校外實踐基地數量和質量不斷提升。特別是加強與力方集團合作,共同建設“樂山師范——成都海拓圖像科技有限公司數字藝術設計實踐教育基地”,于2022年6月被四川省教育廳批準為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基地建設項目。

            三、學院長期堅持抓學科競賽,貫徹“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教學理念。

            聚焦高級別學科專業競賽,積極組織師生備賽,在今年首次發布的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藝術類競賽指數中我校藝術類競賽位列全省第六。

            積極推動職業技能資格認證工作。樂山師范學院與培訓認證機構壹仟零壹藝網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簽訂了“1+X建筑裝飾裝修數字化設計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核站點合作協議”。

            在AI方面,目前正在嘗試建立人工智能AI教學團隊,以及AI實訓室等工作。

            22.jpg

            14周彥麗 江西服裝學院藝術設計學院環境設計教研室副教授

            周彥麗:江西服裝學院藝術設計學院環境設計專業近年來不斷致力于培養以服務地方經濟為主的設計應用型創新人才,目前已成為兼具“展陳藝術+數字技術”的特色專業,生源穩定,在校生1200人左右。

            學院主要圍繞應用型辦學的定位,探索“三院制”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圍繞校長提出的“三步走”戰略,我院積極參與三院制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深度推進產教融合、提高社會行業產業服務水平、培養行業需要的應用型技術人才。近兩年,在三院制的項目教學模式下,我院的科研成果,教學成果以及學生競賽成果的數量和質量都有較大提升。

            PART.04 產業學院篇

            建筑裝飾數字設計產教融合,這個命題,離不開學校和企業的溝通與合作,也離不開行業協會的協調與組織,會上,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學術與教育專業委員會、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重慶建筑工程職業學院、重慶市工商職業學院達成三方合作。

          23.jpg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學術與教育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朱時均、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數字教育BU渠道管理中心副總監郭建齊、重慶建筑工程職業學院副校長劉幼昕簽訂三方合作協議

          24.jpg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學術與教育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朱時均、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數字教育BU渠道管理中心副總監郭建齊、重慶工商職業學院對外合作處處長劉白玫簽訂三方合作協議

          25.jpg

            廣聯達與重慶建筑工程職業學院共建產業學院——數字化工程管理現代產業學院 揭牌

          26.jpg

            廣聯達與重慶工商職業學院共建產業學院——現代建筑數字設計產業學院 揭牌

            PART.05頒證篇

            27.jpg

            重慶設計集團港慶建設有限公司主要負責人鄒建為參展院系頒發證明

            28.jpg

            “中裝杯”全國大學生環境設計大賽組委會辦公室主任、中裝協學術與教育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朱時均為參展院系頒發證明

            29.jpg

            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數字教育BU渠道管理中心副總監郭建齊為參展作品頒發參展證明

            30.jpg

            重慶設計集團港慶建設有限公司主要負責人鄒建為參展作品頒發參展證明

            30.jpg

            “中裝杯”全國大學生環境設計大賽組委會辦公室主任、中裝協學術與教育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朱時均為參展作品頒發參展證明

            32.jpg

            蘇州金螳螂建筑裝飾股份有限公司十分院院長盧野為參展作品頒發參展證明

            33.jpg

            教育部1+X 建筑裝飾裝修數字化設計評價組織壹仟零壹藝網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副總裁劉華輝為參展作品頒發參展證明

            34.jpg

            金螳螂十分院技術總工程師方棟為參展作品頒發參展證明

            PART.06展覽篇

            2023年4月8日-10日,“中裝杯”全國大學生環境設計大賽精彩亮相第58·59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在N8館競賽專區008展臺,開設2022中國環境設計教學成果展/2022中國環境設計專業優秀院系風采展以及2022中國環境設計教學成果展/2022中國高校環境設計優秀作品展。

            以微塵之光亮

            匯行業之光明  助學子之前程

            中裝杯持續助力設計學子職業之路


          收藏】 【打印】【關閉
          玩弄淫荡人妻视频,玩弄中国白嫩少妇HD,玩爽少妇人妻老师系列视频,玩爽少妇人妻系列无码

                <ol id="tt3pb"><th id="tt3pb"><p id="tt3pb"></p></th></ol>

                <font id="tt3pb"><th id="tt3pb"></th></font><ol id="tt3pb"></ol>

                <ol id="tt3pb"></ol>
                <menuitem id="tt3pb"></menuitem>
                <menuitem id="tt3pb"><p id="tt3pb"><var id="tt3pb"></var></p></menuitem>

                <ol id="tt3pb"><th id="tt3pb"><p id="tt3pb"></p></th></ol>
                <menuitem id="tt3pb"><p id="tt3pb"><var id="tt3pb"></var></p></menuitem>

                  <ol id="tt3pb"></ol>